當中秋佳節遇上文創月餅
會演繹出怎樣動人的故事呢?
今天
就讓我們把目光聚焦馥麥面包店
共赴一段美食與城市文化的美好邂逅
走入店內,面包甜點的香氣撲面而來,前來取貨的顧客及外賣小哥絡繹不絕。堪稱中秋節“美食擔當”的月餅被精心陳列在門口兩側,格外引人注目。


“你瞧,我左手邊的是傳統廣式月餅,右手邊這一大四小的組合就是今年全新升級的馥麥文創月餅2.0了?!钡曛餍〗垢嬖V記者,早在去年6月,她就萌生了將日照文化“包”進月餅里的想法。

民以食為天。在她看來,美食不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連接人與城市的溫情紐帶。而文創美食通過為美食打上獨特的地域文化烙印,使其在俘獲食客舌尖的同時,也為他們捧上一張認識日照、了解日照的名片。

去年,小焦選取了萬平口、燈塔、五蓮山、河山、文昌閣、天臺山這六個有代表性的日照風景建筑地標,經過與插畫師、磨具設計師反復溝通、碰撞思路,最終用時3個月設計出了馥麥文創月餅1.0。

“從設計完成到中秋節生產,盡管我們的文創月餅只有半個多月的售賣時間,但顧客都給予了一致好評。他們拿到手都說很驚喜,不論自己吃還是送朋友都很有過節的儀式感。”小焦說,今年六月,她又琢磨著升級文創月餅。

那馥麥文創月餅2.0是怎樣誕生的呢?小焦說,她首先將設計理念從地理坐標延伸到精神文化層面。隨后,她又到日照市博物館“充電”,在與文物的“對話”中了解日照的歷史;同時,通過上網查閱資料、尋訪傳統手藝人等方式,深入感受日照厚重的文化底蘊。


做足功課以后,小焦將日照非遺、物產、歷史文明等元素融入文創月餅制作,推出了今年中秋節新品——“四加一”搭配的馥麥文創月餅2.0。

記者看到,四塊小月餅的設計非常精致,且各有文化承載。有選取高柄鏤空蛋殼陶杯、龍山文化璇璣玉以及陶鬶三種文物制作而成,展現日照黑陶文化、龍山文化的月餅;有將五蓮大櫻桃懸于非遺草編之上,使人聯想到物產豐收的月餅;有以莒縣過門箋為創意打版制作的方塊月餅,“雙魚”與“日照”元素喜慶又好看;有用燈塔意象繪制“馥麥”二字,既展現馥麥品牌又傳遞海洋文化的月餅。

至于馥麥文創月餅2.0中的“一”,它指的是一款大圓月餅,鋪陳的萬平口、燈塔、日出、海浪等圖案形象勾勒出日照的濱海風情,也寄托著“月滿人團圓”之意。

小焦一邊展示一邊說,他們在這款月餅的包裝設計方面也極為用心。推拉式禮盒猶如一幅徐徐展開的畫軸,將日照的城市風貌娓娓道來。
“今年,我們1.0和2.0版本的月餅都有制作,目前銷量可觀?!毙〗拐f,得益于抖音、視頻號等途徑的宣傳,除了市民還有很多外地游客購買這兩款文創月餅。


這也正是馥麥制作文創月餅的初衷所在:以烘焙為媒介,讓糕點承載歷史與文明、地域與文化,讓每一位品嘗者在視覺與味覺中更懂日照。


“我們前期的設計、打版、人工等投入并不低,制作一個文創月餅的時間可以制作20多個普通的月餅。但我始終覺得做文創月餅這件事的價值并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用擅長的方式去宣傳家鄉?!毙〗拐f,今后,她也計劃著推出更多文創糕點,爭取讓馥麥成為傳承文化的“甜點陣地”,讓日照故事持續飄香。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榮鑫鑫
攝影:宋年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