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人作業無需工具,3分鐘內即可完成整機安裝,實現快速起飛。”
近日,在“產業鏈上的山東(日照)好品牌”——日照市積極培育未來產業記者見面會現場,致導航空科技(山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致導科技”)總經理隋忠杰,一邊熟練地演示無人機組裝,一邊向與會者介紹無人機的性能及優勢。
“這款無人機的機身材料采用復合材料與碳纖維組合,在保證機身強度的基礎上,有效減輕整體重量,提升飛行性能。”隋忠杰表示,該機型不僅裝配便捷,還具備出色的環境適應性,可廣泛應用于海事巡查、森林防火、電力巡檢、應急救援等多種復雜場景。
致導科技的故事源于北京。2014年,致導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核心團隊均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國內最早研發基于MEMS傳感器的微小型無人系統的團隊之一。歷經十多年技術積累,企業已推出混合翼無人偵察機、混合翼測繪/巡檢無人機、多旋翼無人機、無人艇等全系統產品,覆蓋偵察監視、測繪/巡檢、教育培訓、物流運輸、海事巡邏等多類工業與專業場景。
除整機研制外,企業還自主開發了多款導航與飛控系統,均已實現量產并推向市場。這些系統被喻為無人機的“大腦”,為執行復雜任務提供高精度定位與控制支持。
作為致導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全新布局的制造與研發基地,致導航空科技(山東)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正式落戶日照市嵐山區。今年7月,致導科技啟動試生產,預計10月正式投產。投產后,預計年產第一視角操控無人機千架、偵察無人機300—500架。
談及為何選擇日照設立新廠,隋忠杰表示:“主要是基于日照優越的空域條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營商環境。”
與北京研發總部、天津中試和生產基地不同,日照基地定位為集研發、生產、測試于一體的綜合性生產基地。這里建有小型電動無人機產線、中型無人機總裝線以及無人艇試驗線,產品涵蓋多型號無人機,可滿足消防、警務、應急救援等領域對無人機的規模化需求。
企業看中的不僅是資源優勢,更是產業生態。
“嵐山區今年專門建設了民用無人機試飛運行基地,幫助企業解決在研發、測試及運營中的實際困難。”隋忠杰說。該試飛基地為企業提供了專業測試環境,簡化了飛行審批流程,合理劃設無人駕駛航空器專用空域,有助于新型無人機的試驗,為企業無人機的研發、測試提供了便利,節省了時間成本。
“我們期望為當地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實現多方面共贏。”隋忠杰表示。(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