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時節的五蓮縣潮河鎮劉家坪村,青山疊翠間藏著別樣生機:連片茶園順著山勢鋪展,相鄰的玫瑰園里花枝搖曳,兩種作物在田埂間交織,勾勒出鄉村振興的鮮活圖景。
作為日照“南茶北引”的先行鄉鎮,潮河鎮早已把綠茶打造成富民支柱產業。而劉家坪村的蝶變,離不開80后“新農人”張作會——2007年,她帶著綠茶種植技術扎根故土,把家鄉的生態優勢轉化為茶產業動能,讓日照綠茶在田間“生了金”。
“管理方面,玫瑰比綠茶省心,收益更高,發酵后的玫瑰花茶很受女性的喜愛!”一句話,道出了她跨界轉型的初心。種了12年綠茶的張作會,在2019年的一次考察中與玫瑰結下緣分:“好種、用途廣、市場搶著要,當時就認定這是條新路。”返鄉后,她立刻流轉100多畝土地,成了村里敢“吃螃蟹”的第一人。
從翻書查“玫瑰苗怎么栽”的門外漢,到能自主育苗的“土專家”,六年時光里,張作會的手掌磨出厚繭,荒坡卻變成了花田。如今她的農場里,每年春夏兩季60萬株玫瑰迎風綻放;在她的帶動下,村民們又連片種了20萬株,千畝花海中,九成花苗都出自本地繁育。
2022年,玫瑰進入盛花期,現在每畝地能收300到500公斤鮮花,農戶畝均收入近萬元。“今年是種玫瑰第六年,這個過程中,我們通過黨建引領,探索了‘合作社+農戶+市場’的發展模式,吸引了周邊60多戶玫瑰花種植成員,從種植到加工到銷售的產業鏈總算是盤活了!”算起收成,張作會眼里發亮,“僅鮮玫瑰一年就能消化15萬公斤,能制出1.5萬多公斤玫瑰花紅茶,村民們收入增加了,劉家坪的名氣也傳遠了。”
不滿足于只做玫瑰花茶,張作會帶著團隊硬是把玫瑰花“玩出了新花樣”:玫瑰紅茶、玫瑰面膜粉、玫瑰面食點心、玫瑰液體飲料……田埂上的玫瑰,搖身變成市場上的“香餑餑”。如今,農場建起千余平方米的倉庫,聯動63家代理商、376家合作社織就產銷網,讓“五蓮玫瑰”從地頭直達貨架。
花海引客來,茶香留人駐。現在的劉家坪村,游客既能漫步玫瑰園、茶園賞景,也能親手采茶、制茶、品茶,沉浸式觸摸田園詩意。從一株玫瑰延伸出一條產業鏈,從一人創業到全村共富,張作會的故事里,藏著鄉村振興的三重密碼:是敢闖敢試的破土勇氣,是攜手鄉親的共富柔情,更是瞄準市場的創新敏銳。(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學興 楊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