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報/日照新聞網訊 今年以來,山東港口日照港嵐山公司秉持“設備就是飯碗”理念,圍繞門機、卸船機等大型機械管理與使用,通過強化現場管控、深化技術賦能,建強人才隊伍等措施,保障港口生產作業高效運行。

筑牢安全“責任區”,設備安全巡查常態化。為持續強化設備本質安全,日照港嵐山公司機械一隊實施“設備安全責任區”管理機制,根據設備分布與作業特點,科學劃分責任區域,做到標識清晰、責任到人。人員每日嚴格執行“崗前、崗中、崗后”三階段巡查,重點緊盯鋼絲繩、制動器、限位裝置等關鍵部位,建立隱患清單,實行限時整改與閉環管理。同時,定期組織安全培訓、案例復盤和應急演練,提升現場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實操能力。

守好設備“生命線”,深耕技術創新顯擔當。面對大型設備結構復雜、故障排查難度大等情況,運維人員組建“技術攻關小組”,聚焦設備效能提升與自動化改造中的技術瓶頸,設立專項課題集中突破。“我們通過開展專題培訓、現場研討會,與設備廠家面對面交流等方式,匯聚智慧,破解現場運維難題。”日照港嵐山公司機械一隊負責人說道。今年以來,嵐山公司深入推進卸船機無人化技術開發與應用、門機作業區域智能安防系統等13項創新項目,為港口生產高效順暢提供有力支撐。

建強人才“培育鏈”,師徒薪火傳技守初心。設備管理,關鍵在人。日照港嵐山公司機械一隊深入推行“導師帶徒”機制,挑選經驗豐富、技能過硬的老骨干與青年員工結對,傳授設備操作、維護要點、故障排查技巧,培養青年員工職業精神、責任意識和規范作業習慣,為青年員工搭臺子、架梯子。同時,依托“微課堂”、經驗分享會等形式,定期開展業務技術培訓,組織技能競賽與崗位練兵,檢驗培養成效,營造“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孟凡虎 通訊員 牟濤 王剛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