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報/日照新聞網訊 10月1日,正值國慶佳節,在山東鮮淳乳業公司門前,7臺嶄新的牛奶運輸專用車整齊排列,嵐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的工作人員穿梭其間,認真核對車輛信息,高效辦結手續。這標志著嵐山區“生鮮乳收運一件事”集成業務首單成功落地,不僅為企業送上了一份實實在在的“節日禮包”,也打響了該區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的產業服務新實踐。
嵐山區是魯東南地區重要的奶業生產基地,區內3家牧業公司年產牛奶達10萬余噸,其中鮮純牧場日產鮮奶高達220噸,生產規模穩居山東省前三。
然而,以往生鮮乳運輸車輛涉及的許可證照辦理、變更、驗審等環節,存在“多頭跑、材料繁、勘查慢”等痛點。以安徽利特物流有限公司為例,其部分車輛注冊登記在安徽,嶄新的罐車需專程開到日照接受線下查驗,往返耗時又費錢,成為制約鮮奶轉運效率的瓶頸。更為關鍵的是,生鮮乳“短儲存、高要求”的特性,一旦審批時效跟不上,企業就可能面臨“鮮奶等不起”的困境。
為破解產業痛點,該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主動靠前服務,以日照鮮純生態牧業有限公司和牛奶運輸企業安徽利特物流有限公司網上申請為契機,將生鮮乳收運環節作為“小切口”進行突破,創新推出了“生鮮乳收運一件事”集成化服務模式,通過“集成+再造”重塑流程、打通信息壁壘,將原先分散的審批、備案、核查事項整合為一個高效協同的閉環,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服務新平臺。
——“一網通辦”,變“企業跑腿”為“數據跑路”。企業只需登錄政務服務網“生鮮乳收運一件事”專屬模塊,一次性提交全套電子材料,即可同步申辦所有關聯事項,徹底告別了以往“多頭跑、重復報”的困境。
——在線并聯審核,變“串聯等待”為“并聯提速”。審批部門依托政務大數據平臺,對申請材料進行同步審核、并聯審批,大幅壓縮內部流轉環節,將整體審批時限平均縮短了60%以上,實現了審批服務的“加速度”。
——遠程視頻勘查,變“現場奔波”為“在線驗真”。針對車輛查驗這一關鍵環節,審批部門大膽運用遠程視頻勘查技術。工作人員通過視頻連線,即可對運輸車輛的罐體衛生、安全設備、隨車證件等進行實時、高清的在線核驗。以本次安徽利特物流有限公司的7輛生鮮乳運輸車輛為例,僅此一項創新,就為企業節省了車輛往返、人工等成本近5萬元,效率與效益雙提升。
——服務“節假日不打烊”,變“審批假期”為“服務時刻”。緊扣生鮮乳產業連續生產的特殊性,區審批服務局鄭重承諾“節假日審批服務不打烊”,確保生鮮乳運輸鏈條暢通無阻,解除了企業的后顧之憂。
——推行“容缺承諾辦”,變“機械審批”為“靈活服務”。面對企業新車牌照需節后領取的特殊情況,審批部門并未固守常規,而是急企業所急,在核心材料齊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允許企業以承諾書方式暫時替代牌照信息,實行容缺受理,確保了牧場鮮奶能在第一時間運出,避免了經濟損失。
“以前辦理運輸手續得像趕場一樣,最怕趕上節假日,鮮奶可不等人啊!”日照鮮純牧場相關負責人由衷地感嘆,“現在好了,足不出戶在網上就能搞定大部分流程,連車輛檢查都可以視頻進行,節假日也能照常辦理,真是想到了我們心坎里!”
該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生鮮乳收運一件事”改革是嵐山區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市場主體的一個縮影和一項具體實踐。它不僅僅是一項審批技術的革新,更是服務理念從“以部門為中心”轉向“以企業為中心”的深刻轉變。
嵐山區“生鮮乳收運一件事”模式的落地,不僅精準破解了本土乳業高質量發展的物流難題,更將“嵐山經驗”凝練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方案,為全國各地破解類似農產品高效流通的審批瓶頸提供參考。
下一步,該區將繼續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的高頻難點,不斷拓展“一件事一次辦”的覆蓋范圍,推動更多事項實現“極簡辦、集成辦、全域辦”,以更優質的政務服務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全媒體記者 侯慶萍 通訊員 馬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