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產業體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物質技術基礎。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部署了12項戰略任務,“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是第一條,凸顯其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突出作用。全會強調“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將高質量發展要求內嵌其中,明確“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三個方向,“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實體經濟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根基,做優做強實體經濟,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可為產業體系提供重要物質基礎,從而推動經濟轉型躍升、持續增長。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就要牢牢抓住發展實體經濟這個著力點,結合日照實際,加快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加快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優化提升傳統產業。“沒有落后的產業,只有落后的產能”,傳統產業不等于低端產業、夕陽產業,加強科技創新,可以升級產能、提升競爭力。傳統產業特別是鋼鐵、糧油、汽車、化工、漿紙等臨港產業是日照的家底、經濟發展的“壓艙石”。要錨定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大力實施重點工業設備更新和技改、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人工智能+”行動,這些“大塊頭”的潛能就能夠被充分激發出來,增強日照制造業整體實力,我們的產業根基也將會更加厚實。
加快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抓手,也是在市場競爭中搶占制高點的迫切需要。但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一場需要定力和實力的“科技長征”。當前,我市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低空經濟、新能源等產業已經起步,一方面要堅持久久為功,以創新帶應用、以應用促創新,聚焦細分領域精耕細作,加快培育集聚一批大而強的頭雁企業;另一方面瞄準“明天的技術”和“后天的產業”,精準布局一批未來產業,為城市發展塑優勢、謀勝勢。
加快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促進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服務業是衡量經濟社會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現代服務業擴容提質,是產業體系現代化的應有之義。隨著經濟發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加速融合,一二三產業的界限不斷被打破,服務業發展迎來巨大增長空間。對我市來說,港產城高質量融合發展正為生產性服務業帶來巨大機遇,要深化“兩業”融合,扎實開展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攻堅行動,加快發展現代物流、航運服務、數智服務、特色金融服務等業態,促進經濟生態重塑優化,既做大服務業大盤子,又推動制造業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邁進。
加快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基礎設施是產業體系的“骨骼”,沒有基礎設施的現代化,便沒有產業體系的現代化。要立足實際、適度超前,加速建設5G網絡、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優化港口、鐵路、公路、低空經濟等重大基礎設施布局,構建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夯實基礎。
奮楫篤行者贏。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主動作為、奮發進取,以實際行動推進每一次技術突破、每一個產業升級,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構建特色鮮明、具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為日照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日照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