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最重要的是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將“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戰略任務進行專章部署,并強調科技創新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等方面的支撐作用,為“十五五”時期科技創新工作指明了正確方向。
新質生產力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回溯“十四五”,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光伏風電裝機量等多項指標領跑世界,未來產業呈現關鍵技術多點突破態勢……科技創新不斷重塑生產力形態,催生、引領和壯大新質生產力,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十五五”時期,要準確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在“量”上接連跨越新關口,在“質”上持續實現新突破。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形成創新的源頭動力。“科技創新,就像撬動地球的杠桿,總能創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跡”。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國際競爭格局。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下大氣力抓好創新平臺建設,聚力補強原始創新短板、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不斷讓新質生產力在各級實驗室萌芽、不同應用場景中開花結果和超大規模市場中催生發展,全面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將技術供給轉化為產業動能。現代化產業體系既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物質技術基礎,也是新質生產力孕育發展的堅實載體。我們要緊跟時代步伐,緊緊圍繞重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加快構建引進、培育、落地“三位一體”前沿技術發展體系,以新技術賦能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推動更多科技資源在日照延鏈賦能。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要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為構建良好創新生態奠定基礎。教育、科技、人才的一體化推進,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根本支撐。對日照來說,既要強化“投資于人”理念,堅持把最好的地段、最美的風景、最優的服務留給人才,又要深化“城市+大學”共同體建設,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更好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為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提供依托載體和技術賦能。數字技術、數字經濟作為新一輪信息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領域,日益成為重組要素資源和競爭格局的重要變量。我們要充分激發數字技術的創新活力、要素潛能、發展空間,加力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通過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等數智技術創新,積極搶占人工智能細分賽道,全面實施“人工智能+”行動,促進各類要素在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有機銜接,全方位賦能千行百業。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的部署環環相扣、相互支撐,共同構成“源頭供給—成果轉化—生態構建—載體賦能”的完整創新鏈條,精準契合了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邏輯規律,為“十五五”時期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系統的路徑指引。我們要牢牢把握全會部署的戰略方向,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筆,以產業創新為墨,書寫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的壯麗篇章!(日照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