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體現了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連貫性。這為我們應對復雜局面、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就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的關鍵性作用,全面釋放市場的巨大潛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內需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社會民生。只有夯實了這個基點,我們才能得以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面向未來,無論是深入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還是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在發展中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都將有力促進投資和消費良性循環,釋放巨大內需潛力。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要擴大有效投資。有效投資不僅是當下需求,也是影響未來產能、結構和效率的關鍵因素,更是未來經濟增長的源泉。要保持投資合理增長,提高投資效益;優化政府投資結構,提高民生類政府投資比重,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和人的全面發展投資;加強政府投資全過程管理,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完善民營企業參與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發揮政府投資基金引導帶動作用,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提高民間投資比重,增強市場主導的有效投資增長動力。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要堅持惠民生和促消費、投資于物和投資于人緊密結合。堅持“投資于物”與“投資于人”緊密結合,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需要,目的是要讓“物”和“人”同向發力、雙向奔赴,形成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比如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毗鄰山鋼、日鋼等產業集群,設置了材料冶金系、汽車工程系、通用航空系,有助于促進特色產業發展,體現了堅持投資于物與投資于人緊密結合的要求。要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和人的全面發展投資,建立健全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務體系。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要以新需求引領新供給,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供給和需求是市場經濟內在關系的兩個基本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能夠促進有潛能的消費和有效益的投資良性循環,提升經濟高質量發展質效。從乘坐直升機、熱氣球俯瞰濱海風光,到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公園觀看精彩的水上賽事,再到開展2025“初光天籟”超級演唱會、上水音樂季·音浪逐光計劃等一系列音樂主題活動,每一處場景都為游客帶來新鮮體驗。以新需求牽引新供給,滿足的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開拓的是高質量的發展空間。要以放寬準入、業態融合為重點擴大服務消費,推動商品消費擴容升級,打造一批帶動面廣、顯示度高的消費新場景,促進消費和投資、供給和需求良性互動。
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巨大優勢之一。我們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不斷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進一步增強高質量發展動力,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日照報業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