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報/日照新聞網訊 “10月份以來,烘干機基本24小時連軸轉,每天烘干糧食約100噸。”10月14日,在五蓮縣一家庭農場,負責人孫忠臣指著正在作業的烘干機介紹道:“含水量超標的玉米經過烘干,都能達到安全儲存標準。”
連日來,持續陰雨天氣給秋收帶來巨大挑戰。面對土壤含水量飽和、農機進地難、糧食霉變風險增高等問題,日照各相關部門統籌政策、農機、人力、科技等多方資源,打出一套“保秋收、促秋種”的組合拳,全力守護秋糧顆粒歸倉。
市委、市政府將“三秋”生產作為當前重點工作,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相關部門深入一線,察看玉米長勢、土壤墑情,與農戶、技術人員深入交流。近日,市委、市政府辦公室發布《關于切實做好秋糧搶收工作的緊急通知》,將收割、運輸、晾曬、烘干、秋種各環節責任壓實到崗、落實到人,構建起“市級統籌、縣級主抓、鄉鎮落實、村社聯動”的責任體系。
為應對持續陰雨天氣帶來的挑戰,我市創新建立秋糧搶收四級幫包制度,由市委常委牽頭,深入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解決機械調配、烘干收儲難題。與此同時,12支由市縣農技專家組成的技術指導隊,48支鄉鎮應急搶險隊活躍在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幫助農田排澇等。21支農機應急服務隊跨區域機動作業,配合氣象預警監測和災害會商機制,為秋糧顆粒歸倉筑牢“防護網”。
針對秋收關鍵期的農機需求,日照還建立起市域統籌、縣際互助機制,按照“先熟先收、先澇先收、易損先收”原則,統一調配122臺履帶式玉米收割機投入搶收。為保障農機高效運轉,全市開辟11個農機用油綠色通道,設立50余家農機維修服務網點,解決農機“加油難、維修難”問題。目前,全市公布28個糧食烘干點、8條服務熱線,62臺烘干機“人歇機不歇”。
在抓好秋收的同時,日照同步推進冬小麥播種準備工作,將小麥種植任務分解到各鄉鎮,確保種植面積穩中有增。與此同時,落實單產提升、綠色高產高效等項目,推廣秸稈還田、深耕深松、種子包衣、“四補一促”等技術,提前開展適期晚播技術指導,確保冬小麥應播盡播、種足種好,11月中旬前完成播種。(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蔣月陽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