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思政教育普遍面臨“單向灌輸”“知行分離”等現實困境的當下,如何讓思政課真正入腦入心,成為滋養學生成長的精神土壤,是各地教育實踐探索的重要方向。山東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區以“一體三維五融”為路徑,打破學段、課堂與資源的邊界,推動思政教育從“說教式”向“體驗式”、從“單點覆蓋”向“系統浸潤”深刻轉型,為新時代“大思政課”建設提供了一個富有啟發的區域樣本。
一體聯建:以機制創新打通思政育人全生態


山海天率先打破學段隔閡,聯合區域內大中小學組建“思政一體化聯盟”,推動各學段從“各管一段”轉向“全線貫通”。這一聯盟不僅是形式上的聯合,更通過共研課程、共享師資、共建資源,實現了育人目標的階梯式銜接與資源的跨學段流動。高校教師走進小學課堂,中小學師生走入大學實驗室,共同開發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指導方案》明確了各階段重點與邏輯遞進,使思政教育擺脫碎片化,形成“螺旋上升”的育人體系。這種“聯盟化”運作,有效破解了思政教育長期存在的學段割裂問題,構建起貫通培根鑄魂全過程的“山海聯盟”育人網。
三維驅動:以系統思維構建思政教育新路徑


山海天以“學段銜接、平臺搭建、多元支撐”三個維度協同發力,系統提升思政教育的整體效能。在學段銜接上,依據學生認知規律設計漸進式課程體系,從低年級的經典誦讀、博物館研學,到高年級的紅色基地實踐、社會責任感培育,層層遞進、逐步深化。在平臺搭建上,組建“山海思政智庫”,通過“四一起”教研機制促進師資共育,形成“多師同堂”“學段互訪”的教學新模式。在多元支撐上,廣泛引入革命前輩、非遺傳承人、專家學者等社會力量,并開展豐富的社會實踐,打破學校圍墻,讓思政課在真實情境中煥發活力,實現“知行合一”。
五融提升:以資源融合打造“思政+”育人樣板


山海天創新推動思政教育與地方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教育、勞動教育五大領域深度融合,形成“思政+”育人新模式。各校充分挖掘本地資源,開發出“茶與勞動”“海洋文化”“甲骨文黑陶”等特色課程;紅色教育通過校本教材、紅領巾講解員、情景劇、實地研學等方式變得可感可觸;“五星少年”評價體系、模擬法庭、“經山歷?!眲趧悠放频?,則將價值引領融入日常行為與實踐體驗。這種深度融合,不僅豐富了思政教育的內涵與形式,更讓學生在文化認同、歷史自覺與勞動創造中,筑牢了文化自信與家國情懷。

山海天的實踐表明,思政教育的生命力在于走出課堂、融入生活、貫通學段、激活資源。其“一體三維五融”模式,不僅是一次區域性教學創新,更是對“大思政課”理念的生動詮釋——思政教育不再是孤立的課程,而是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系統工程。這一探索為各地破解思政教育“表面化”“兩張皮”問題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山海天樣本”,也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注入了持久的“山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