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市民公園(又稱“鐵路公園”)建設工程正式開工建設。作為我市2017年的重點城建工程,市民公園從提出之初就備受關注。
怎能不關注?僅從規模而言,市民公園的建設在日照城建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數據顯示,市民公園1期建設工程位于兗石鐵路北側,迎賓路南側,臨沂路至旭陽路段,全長7公里,占地2100畝,總面積120萬平方米,是城市名副其實的“綠肺”。
“市民公園確實是日照的大手筆,其建設初衷是為了解決道路沿線臟亂差這一‘頑疾’”,據市園林局副局長丁海濤介紹,道路沿線環境一度是治理的重點和難點,尤其是鐵路沿線周圍,“臟亂差”更成為難以言說的“痛”。“于是,以2016年6月全省開展鐵路沿線環境綜合治理為契機,日照開展道路沿線環境整治。”
“當然,建設市民公園也是市委、市政府對民生與發展的雙重考量”。從發展角度而言,道路沿線環境是展現一個地方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精神文明水平高低的重要窗口,是一個城市的“臉面”,是外來人看日照的“第一眼”。
尤其是當前,不管是深入推進“突破園區、聚力招引”,還是“旅游富市”戰略的實施,良好的外部環境都是在為其添彩加碼。
從民生角度來講,日照老城區的綠地明顯不足,公共活動場所缺乏,市民休閑鍛煉難覓去處,市民公園的建設也正是為了回應這一民生訴求。
盡管如此,但要從設計上實現民生與發展的雙贏,的確是費了一番心思。
站在市民公園的規劃效果圖前,丁海濤當起了解說員,“市民公園全程水系設計,東西方向一條水系貫穿始終,南北方向孔家湖子河、姜家村河、張家河、沙墩河4條水系也被串聯在一起,成為貫穿半個城區的東西綠廊。”
俯瞰整個城區,海曲公園北接香河公園,南連市民公園,這就像串珍珠一樣,把一個個綠地串起來。目之所及之處,以香河公園和沙墩公園為主的南北綠廊,和以市民公園為主的東西綠廊,使得整個城區掩映在綠色之中。
在規劃圖的介紹說明中,記者發現,市民公園設計提取日照市歷史文化和自然特色的設計理念,將打造海綿怡趣、全民悅煉、陶風留韻、畫韻凝采四個功能區。除了高“顏值”,在這其中,便民的元素則是處處可見———
市民公園西起日東高速零點收費處,附近建有可容納300臺各型車輛的大型停車場,并配套城市公交車、公共自行車等公共交通工具,充分滿足市民與游客的各種出行需求;
公園四個功能區域將分別提供完整的市民運動健身場所,包括足球場、網球場以及老年人使用的門球場等,屆時將為不同年齡段的游客提供一個休閑、放松、娛樂、健身的好去處;
公園在迎賓路共設立6個出入口,極大方便了市民出入;每個功能區域將配備充足的停車場以及充電樁;綠道騎行作為近年來流行的低碳環保出行方式,設計者也做了充分考慮……
當然,所有的這些都需要精工細作的建設來實現。據介紹,整個市民公園1期概算總投資3.4億元,為了破解資金難題,項目采用的是PPP模式,項目計劃于明年6月建成完工。
“市民公園的開工建設標志市區重點綠化工程的全面啟動,將積極推動我市旅游城市功能和形象的整體提升,為我市下一步申報國家生態城市打下堅實基礎。”丁海濤說。
(記者 丁昱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