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4日,在新疆巴楚縣英吾斯塘鄉(xiāng),玉素甫·熱合曼在自家瓜地勞作。新華社記者 孫少雄 攝
收獲,“穿越”時空而至
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北緣,巴楚縣英吾斯塘鄉(xiāng)。
為避開灼人的沙漠烈日,年輕的維吾爾族小伙玉素甫·熱合曼一大早走向自家瓜地。
碧綠的瓜地旁不到百米,便是一望無際的塔克拉瑪干沙漠。
玉素甫·熱合曼種的,是獨有的庫克拜熱甜瓜,通體翠綠,口感香甜。2016年,上海援疆指揮部聯(lián)合當?shù)卣蛟煊唵无r(nóng)業(yè),通過主流電商平臺把甜瓜銷往全國。庫克拜熱甜瓜有了新名字——留香瓜。
走進瓜地,玉素甫·熱合曼一雙手靈活地游走于藤蔓間,像老中醫(yī)在瓜田里“號脈”,發(fā)現(xiàn)長勢不好的瓜莖就輕輕掐斷。
“過去我們種瓜只是澆水、施肥,然后什么都不管了,結(jié)果瓜大的大、小的小,甜度也不一樣。加入電商后,專家教我們怎么除草、弄蔓、打蟲、翻面……”玉素甫·熱合曼說,“原先,我們的瓜用毛驢車拉到巴扎(集市)上賣,現(xiàn)在是讓全國人品嘗,必須精細。”
留香瓜采用分段式冷鏈方式銷售,空運到全國各地機場后立刻送入冷庫,然后配送,從田間到舌尖只要48個小時。
“去年,我把12畝瓜投入電商,每畝賣到2000多塊錢,是過去的兩倍多,脫貧了?!庇袼馗Α岷下w了新房,換了智能手機?!拔椰F(xiàn)在每天打開手機,習慣性上網(wǎng)店查查甜瓜的訂單量,看到網(wǎng)友的好評,我會興奮一整天。”
上海援疆干部嚴布衣介紹,他們正幫助建設更多大棚,把留香瓜的成熟期提高到一年兩季,帶動更多瓜農(nóng)脫貧。
正午時分,玉素甫·熱合曼離開瓜地,來到村里的電商服務點避暑,和“瓜友”聊天,“扎進”網(wǎng)店里。
“今年瓜熟后,我就娶你?!庇袼馗Α岷下陔娫捓飳ε炎鞒鲎钐鸬某兄Z。

6月14日,廣西河池市天峨縣八臘瑤族鄉(xiāng)五福村農(nóng)民房文軍趕赴村里的“空店”。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數(shù)千公里外的廣西,連接貧困村和城市社區(qū)間的“空店”正在運行。
“空店”,就是在貧困村和城市社區(qū)間架起的空中農(nóng)貿(mào)市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科技廳、天峨縣政府與一家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探索的精準扶貧模式:整合農(nóng)村零散優(yōu)質(zhì)農(nóng)產(chǎn)品資源,在村級設立交易點收購,通過線上、線下銷售給城市社區(qū)居民。
記者來到天峨縣八臘瑤族鄉(xiāng)五福村。上午10點半,設在村部的“空店”收購網(wǎng)點開始熱鬧起來,陸續(xù)有百姓送來自產(chǎn)“土貨”。
?。矗窔q的房文軍小心翼翼地從籃筐里掏出49枚土雞蛋、一袋飯豆和一袋豌豆。工作人員逐一稱重后順利成交,房文軍在一本交易記錄冊上簽名,按上紅手印,接過錢。他高興地說:“這些土產(chǎn)家里吃不完,在這里賣比一般市場價還高,這次又得了150塊錢!”
房文軍是貧困戶,兩個女兒上大學,一個兒子在縣城讀高中,花費很大。村里交通不便,以前賣點東西換錢,還要用背簍背、用竹筐挑,算上往返交通費,掙不來幾個錢?!艾F(xiàn)在有了‘空店’,在家門口就可以賣錢了?!狈课能娬f。
土雞蛋、山茶油、菜油、臘肉、豌豆……去年5月以來,房文軍通過“空店”,有了近2萬元現(xiàn)金收入。
去年10月,房文軍從農(nóng)信社申請到5萬元小額貸款,與人合伙買了臺榨油機,幫村民榨山茶油賣給“空店”。
“城里人喜歡啥‘土貨’,我就做啥?!狈课能娬f。

6月14日,在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冊亨縣板萬夢想家小學,校長李榮獻和孩子們一起在操場上打籃球。新華社發(fā)(劉朝富 攝)
希望,在興教中升騰
上下課的鈴聲、誦讀聲、歡笑打鬧聲……校長李榮獻在這個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區(qū)的鄉(xiāng)村小學,整整待了27年。
這是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冊亨縣板萬夢想家小學。
當天上午,李榮獻給一年級孩子們上的語文課是《咕咚》。他先用多媒體設備給孩子們放了一段動畫片教學視頻,片子里被“咕咚”聲嚇得到處跑的兔子、狐貍引發(fā)了孩子們的陣陣笑聲……
?。玻埃保茨暌院螅瑢W校實現(xiàn)了數(shù)字終端設備和網(wǎng)絡設備“班班通”,娃兒們在輕松歡笑中學習,老師們通過網(wǎng)絡下載使用全國各地優(yōu)質(zhì)教學資源,大大提升了教學效果。
午飯時間到了,老師和學生們來到專用食堂,吃“三菜一湯”的營養(yǎng)午餐。
“去年縣里撥款對學校進行了改擴建。以前孩子們中午只能蹲在操場邊吃自帶的黃豆拌飯;外地老師白天在教室上課,晚上還得在教室里睡覺,現(xiàn)在每人有單獨的宿舍;以前實驗器材和課外書沒地方放,現(xiàn)在有了專門的實驗室和閱覽室……”李榮獻介紹。
最讓他欣慰的是,國家對貧困家庭學生的大力扶持,讓許多家長意識到讀書能改變家庭命運。板萬夢想家小學2011屆的23個畢業(yè)生今年有15個參加高考,“這是畢業(yè)人數(shù)最少的一屆,卻是參考人數(shù)最多的一屆”。
?。的陙恚迦f村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保持在100%,5年前不到60%的學前教育入學率今年也達到了90%。
“希望自己的學生都能上高中、上大學,這是我當年來到這里教書時最大的夢想,現(xiàn)在覺得不難了?!崩顦s獻說。

6月14日,在云南省昭通市職教園,學生正在上課。新華社發(fā)
?。对拢厴I(yè)生離校的時間越來越近。云南昭通市職教園,低年級的學生在教室里正認真聽老師授課,高年級學生則在準備實習前的各種考試……
這是廣東省第五扶貧工作組帶給當?shù)芈毥痰淖兓?/p>
?。玻埃保赌辏保霸拢瑥V東省第五扶貧工作組來到昭通后,對全市貧困情況進行了全面“摸底”,了解到全市111.95萬貧困人口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2.1%,貧困的代際傳遞十分明顯。
“貧困的根本是教育搞不上去,要在教育上下功夫?!睆V東第五扶貧工作組組長、昭通市副市長鄧浩全表示。
從今年起,一種“0+3”(3年均在廣東學習)和“2.5+0.5”(在昭通當?shù)貙W習兩年半,在廣東學習半年)的創(chuàng)新職業(yè)教育模式在昭通推行。今年還計劃安排2000余名本地初中畢業(yè)生去東莞接受職業(yè)教育,免除所有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學費,并補助生活費。
崔萬敏就是其中的一員。她初中畢業(yè)后選擇到昭通市財校學習學前教育,這幾天她都在忙著準備“六項技能考核”。
“我很喜歡教師這個職業(yè)。今年8月,學校安排我去昆明的幼兒園實習1年。我對自己的未來很有信心。”她對記者說。